翌日,赵元揉了揉自己的头,醒了过来。
他昨晚虽然看起来是喝醉了,但是并非没有一点理智。
“我给他们提醒了,要是没有听懂的话,那就怪不得我了。”赵元的眼中闪过一抹利光。
与此同时,王翦还在找人的路上。
“我不会被公子给忽悠了吧。”王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一头白发却是精神矍铄。
“唉,这些东西若不吃是不行的,但也委实难以下咽了一些。”客栈中,王翦就着开水要了一口咸菜饼,顺便再吃点赵元腌制的兔肉。
“彻侯,天色已晚,今日不如就在此地歇息。”脱离了赵元的视线,下面的暗卫对王翦的称呼也恢复到了正常。
王翦目光幽深:“不了,还是启程吧。少主对此二人如此重视,我也想看看究竟有何才能!”
咸阳的庄子里,福伯站在一个威严男子的身后。
“近日,元儿可有写信给你们?”男子正是嬴政,因为服用了赵元系统内做出来的菜,所以不仅仅是身体康健了许多,就连面貌都开始慢慢变得年轻了。但是李斯等人都是长期跟着嬴政,根本看不出嬴政这一丝一毫的变化,然而如今福伯在嬴政面前,却是看出来了这天翻地覆的变化!
福伯恭敬地说道:“少主有寄信回来,不过都是说一些家常。”
嬴政看着正在耕地的人,开口说道:“自从元儿降生,你就陪在他的身边。就连我这个的父皇恐怕也不及你的心力。”
“我看的出来,他对于我这个爹,敬畏有余亲近不足。但对于你这个管家,一直十分依赖。”
福伯脸色一变,心惊胆战,跪倒在地,刚想说话,却被嬴政的手势打断。
“庄子我会派人照料,你去好好照顾元儿吧。”嬴政说道,转身离开。
等嬴政离开后,福伯这才擦了擦满头的汗水,陛下的龙威是越来越重了,他还以为刚才自己就要死了!
离开宴会之后,赵元碰上了灰尘仆仆的张良。
张良看到满脸酡红的赵元,站都站不稳了,连忙上前搀扶:“少主,我扶你回房。”
赵元着实有些懵了,拉着张良的手笑道:“你是谁啊,好像一个人。”
张良无奈笑道:“我是张良。”
说完,又对着旁边的婢女说道:“去给少主打盆热水来擦擦脸吧,还有,去找人熬一碗醒酒汤,记得味道不要太重。”
婢女恭敬地离开了。
张良扶着赵元回到了房间。
赵元像是刚刚反应过来一样,惊讶极了:“呀,你也叫张良,那你不就是韩国张良的后人?”
张良无语,把赵元扶到了床上,他知道和醉鬼计较是没有什么用的,说道:“啊对对对,我就是张良的后人。”
“你好像在敷衍我。”赵元嘟嘟囔囔地躺下。
婢女拿着水盆过来给赵元擦脸。
赵元叹了口气,忽然开口说道:“如果张良辅佐嬴政,秦朝还会那么快地倒下吗?”
张良离开的脚步一顿,推开门看着天上的月亮,自语喃喃:“不会有那么一天。”
不过如何,嬴政都是灭了韩国的罪魁祸首!
这一觉,赵元睡得很香。
刚想穿衣服,就见张良推门进来,赵元笑道:“张先生,你是什么时候回来啊?”
张良一顿,看来赵元昨天是醉了,连自己说的话也不知道了:“大概子时吧,回来的时候就见少主醉得连路都走不稳了。”
赵元眼睛一瞪:“这怎么可能?我可是千杯不醉,昨日已经才喝了几杯啊。”
张良轻笑:“那么少主是何时喝过千杯呢?”
赵元说道:“没有,但我觉得我应该是千杯不醉的。”
张良彻底无语:“少主真会说笑。”
赵元耸了耸肩,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,而是说道:“不说这个了,今天晚上再继续邀请客人来赴宴吧。”
张良疑惑:“少主这是意欲何为?”
接连两天邀请西域的商人前来赴约,这后面的意思,着实令人看不透。
赵元却是笑嘻嘻:“来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做,我就先请他们吃吃饭,熟悉熟悉,日后好做生意嘛。”
于是乎,在中午,商人们正在吃饭的时候,又收到了赵元邀请吃饭的消息。
宴会上,众人觥筹交错。
赵元咳嗽两声:“昨日我喝醉了,醒来之后觉得不尽兴,所以请大家今天过来再继续喝一次。”
众人面面相觑,心中暗道:昨晚喝醉了还能说不尽兴?
面上却都是十分高兴地说道:“赵君真是客气啊。”
赵元笑了笑:“来到这里,我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。”
“与诸位一见如故啊!”
“那暴秦,却是重农抑商,把我们商人贬为了最低一等,简直是欺人太甚!”
河西如今并不归大秦管,这里的秦人虽有,但也很少。
“是啊是啊,这暴秦令人发指啊!”酒过三巡,便有人开始抱怨起来了。
赵元满意地看着这些人的抱怨,在古代商人是最低一等的,可他们手里却掌握着不少的财富,以及人脉和消息!
张良眯了眯眼,难道说赵元此次就是为了煽动商人的情绪?
“我在咸阳为商,每每赚了一些钱财之后,就要交高额的赋税,若非我有些家业,恐怕就要成为流民了。”赵元一边埋怨一边叹气。
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,他们不少人都是六国之人,如今来到这里只是为了赚钱,但谁不想回去呢?
“不知道赵先生,有何良策?”男子站了起来,眉目之间满是苦涩。
赵元叹了口气:“若我有注意,岂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到这里?”
“我虽是赵地之人,暴秦与我来说如同虎狼无意,可那里到底是我的故地。来到这里,却时不时要防备匈奴人,若非蒙将军再次筑长城,恐怕这里又是人间炼狱。”
众人听闻,脸色更是颓丧了几分。
赵元所说的话他们岂能不知道,若非能到西域赚几个钱,他们又岂会背离故乡?
虽说秦灭六国,可对于他们百姓来说,根本毫无关系。
反正每隔几年,家中子弟挑几个要么去服徭役,要么就要被抓去壮丁。
他们能有什么反心?
只要有后代,能好好生活下去便是。
“赵先生如此年轻,不过些许时日便能在此地站稳脚跟,想必亦是龙凤之人,若是赵先生有法子,吾必定以赵先生马首是瞻!”
喜欢我在大秦有块地请大家收藏:(www.dushuwan.com)我在大秦有块地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