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每次间隔都得有个十年八年的。
老祖宗月前才刚进过一次,这又准备进塔,所以族长诸葛颐才会劝说老祖宗多休息一阵。
老祖宗再次进入天机塔,诸葛颐便又招呼诸葛家男女老幼一百多人在塔外祈祷。
诸葛家无数次遇到重大的危险,亦或是灭族的大祸,
无论是八王之乱,五胡乱华,成汉建国,桓温灭蜀,诸葛家之所以能屹立不倒。
老祖宗就像是诸葛家的定海神针,只要有老祖宗在,诸葛家便稳如泰山。
所以每次只要是老祖宗进天机塔,诸葛家的人都要狠狠地为老祖宗捏一把汗。
“诸葛甝、诸葛虪、诸葛衡、诸葛文彪、诸葛文杏、诸葛文熊,你们速去天机塔,燃十八支降真香,点三十六盏长生烛,添七星续命灯。”
诸葛颐语带急促地说道。
而这六个正是诸葛家的小辈,皆是他弟弟诸葛恢的孩子,三男三女。
他自己,因为年轻时在天机塔中受到一次反噬,导致终生无后。
这六个小辈得了命令,立刻便进了天机楼准备。
天机塔中,大门敞开。
几人在搭底布置着香烛,这些都是老祖宗进塔卜卦需要准备的东西。
“五姐,老祖宗上个月刚进天机塔,怎么今天又要进?”一个娇滴滴地小丫头,一边绕着塔摆放蜡烛,一边问道。
而她旁边的女子,十四五岁的年纪,一张瓜子脸,唇红齿白,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因为跪在地上,如瀑布般散落。
她便是诸葛家当代年轻一辈中,有望最先进入天机塔卜卦,家中排行第五的诸葛文杏。
诸葛文杏正在点燃前面女子摆放的蜡烛,说道:“我怎么知道,不过老祖宗自然有他的道理呗。”
“你可是老祖宗唯一的关门弟子,你都不知道?”
“真不知道,不过应该和那个什么关子阳有关。”诸葛文杏又道。
“五妹、六妹,你们两别说话了,赶紧弄完,族长催得紧。”塔中一个正在拨弄续命灯灯芯的男子说道。
两个少女吐了吐舌头,俏皮一笑:“知道啦,大哥。”
……
随着这群少男少女出塔不久,老祖宗便进了塔,关上了大门,塔内顿时陷入黑暗之中,只有莹莹烛火摇曳。
塔顶的夜明珠,如星辰一般,闪着奇异的光芒。
老祖宗将手中的七枚铜钱一抛,这些铜钱便燃起了火焰,绕着老祖宗周身上下飞舞……
“嘿嘿,想不到这小家伙居然连自己的生辰八字都藏着掖着,做事谨慎,是个做大事的人,哈哈哈……”
涪陵,关家堡祠堂。
关家人正聚在一起,商议着回访诸葛家一事。
关正乾的意思是,既然诸葛长民已经主动上门结交,还送上了几百本书作为见面礼,关家不派人去回礼的话于礼不合。
众人都十分同意,不过派谁去却犯了难。
本来除了关子阳,没有不二人选,但是关子阳在建康还有大事要做,他又没这时间。
最后,大家就定让关子阳父亲,族长关正乾去,显得庄重。
两日后,关正乾就带着两辆装满了关家桑葚酒的牛车出发了。
关子阳也在第二日,依依不舍得辞别了关母,关母朱萍临走时,牵着青蝉的手,在房中谈了良久,才放了青蝉出来。
关子阳现在有先天之精,五感得到了巨大的加强,在房外将两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。
“哎,我也知道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’啊,可是我这《抱朴子》它不允许啊!”
终于,在关贵英哭得稀里哗啦的伴奏下,关子阳带着青蝉出发回建康了。
关子阳刚到建康,还未回到关府,就在乌衣巷口被人拦了下来。
“大都督,太后有请。”
果然,自己这回涪陵一趟确实耽搁得太久了……
不过关子阳在进宫以前,还是先去了一趟谢家。
谢家只有谢奕在,见关子阳回来了,没好气的说了几句,回涪陵也没提前打招呼。
关子阳连声抱歉。
“赶紧随我进宫见太后,估计你明日就要去京口了!”
“这么快?”
“这还快,你几天前就应该去了!”
“朝中出了何事?”
“不是朝中出了事,而是京口出了事!”
“有两支流民军打起来了!”
流民军打起来了?
关子阳不禁疑惑,殷浩北伐失利还没多久,按说京口流民应该齐心协力,应对北方胡人骚扰才是。
于是在进宫的路上,向谢奕问明了缘由。
原来,这事竟然还和自己许久未见的大哥有关。
冉闵雄踞邺城,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,邺城居然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。
“看来我当初的‘五年计划’还是起了作用了啊!”
如今的邺城一带,在冉闵的统治下,再加上风调雨顺,如今是粮仓充盈,兵力大增。
最重要的是,邺城兴办的太学,无论士庶皆可入学,这吸引了很多北地汉人的归附,尤其是很多的坞堡势力与家族的投靠。
京口的流民,正是因为想北归投靠冉闵,与留在京口依附大晋的两股流民军产生了矛盾。
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。
这可是朝廷不想看见的,如今的流民已经成为了东晋阻止北方胡人势力南下的重要力量,流民军内讧,损兵折将的话,对东晋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损失。
褚蒜子听闻此事后,再也坐不住了,于是与朝中大臣商议,让关子阳立马去京口,想办法阻止流民军内讧进一步扩大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