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不打没把握的仗
四月份的宁州,天气已经渐渐转暖。
办公室里,赵国良正听手下的赵刚感慨夏令时的暂停。
国内的夏令时,是86年的时候开始实施的。
具体做法是: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(东八区时间),将时钟拨快一小时,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。从这一天开始,意味着正式步入夏令时;
而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(夏令时时间),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。也就是说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,这个时候夏令时正式结束。
从86年到91年,夏令时一共施行了六年。
到去年的时候,有关部门宣布,夏令时暂停实行。
今年是夏令时停止的第二年,这意味着大家上班要多一个小时。
赵刚由此生出一些感慨,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对赵国良来说,夏令时不夏令时的倒是无所谓。
前世他自己参加工作之后,正值国内一些资本家鼓吹996呢。
员工们每天工作十个小时,那叫加长便饭。
后来赵国良自己创业之后,日夜颠倒也是很正常的事儿。
但这方面他比那些资本家要做得好,从未强迫过手下人去加班。
即便因为一些特殊,员工主动要求加班,这加班费他也从不吝啬。
道理其实很简单:老板们自己为自己的事业打拼,工作时间长都是为了自己,这本来无可厚非。
可你强行用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员工头上,那就是耍流氓了。
一位给员工们洗脑、谈奉献,人家才赚几个钱?
赵刚感慨了几句,除了杨明广偶尔附和一两句,林志浩、肖进并不怎么搭理他。
这倒不是两个年轻同事对前辈不尊重,而是手头工作太忙了。
就在两周之前,宁州市和机械电子工业局正式给出了批复——同意向阳机械厂的摩托车生产计划。
除了给出批复之外,市里和局里还帮助向阳机械厂联系了银行,获得了500万的无息贷款。
500万这个数目,几乎相当于厂里去年全年的盈利了。
有了这本钱,赵国良和厂领导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始实施的计划了。
没有任何意外,赵国良在正式立项的第一天,就被任命为摩托车项目的总负责人。
很多事情包括采购、销售,他甚至可以不用向梁国平副厂长汇报,直接对夏长春这个厂长负责。
当然了,赵国良和梁副厂长关系很好,肯定不会这么做。
但夏厂长、若旺书记对他的器重,厂里所有人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。
赵国良这个市场规划发展部部长,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未来副厂级干部的不二人选。
项目既然已经开始,赵国良的第一要务当然是要拿出车型。
这些天,他让林志浩、肖进收集目前摩托车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信息,然后结合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家这第一款车型到底走什么路线。
林志浩、肖进都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事儿,接到任务之后既兴奋又紧张,生怕做不好。
其实他们俩不知道的是,就算自己的任务完成没那么出彩,赵国良也能帮他们完善好,并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原因很简单:赵国良是重活过一回的人,他本身对摩托车市场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
目前小排量摩托车市场上,可说是重骑集团的木兰一家独大。
向阳机械厂这边一直帮人家配套,当然不可能搞个仿制的产品出来。
而且综合来看,小木兰的优势和缺点都很明显。
是,它的造型小巧灵活不怎么占空间。
但它的后排座位实在太小,两个成年人坐上去会显得十分拥挤。
在赵国良的印象中,雅马哈鬼火、本田大公主、光阳名流100,都是当年卖得比较火的车型。
再往后几年,雅马哈福喜、新大洲本田的RX125等车型也都名声显赫。
这些车型比小木兰有一个最大的优势,就是空间上。
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路况越来越好,小木兰系列占地小、灵活方便的优势将会渐渐消失。
新的踏板摩托车发展趋势,是空间更大、动力更强劲。
还有一点,就是外观更漂亮。
古人一直说:一白遮百丑,就是女人只要皮肤白,就能掩盖很多样貌上的缺点。
简单说来,就是一个人只要特点足够鲜明,就会很大程度上弥补自身的缺陷。
这个道理,放到制造业上也同样适用。
一辆摩托车即便动力参数、机械数据上比同类型产品略有不如,但只要车型漂亮、颜值高,同样会有很多消费者买账。
受限于这个年代国内发动机和基础工业生产的水平,赵国良或许没什么把握在摩托车动力数据上领先同行。
但设计出漂亮的造型,对他来说就太容易了。
“科长,这是建设摩托的产品数据,这是五羊的几款同类型产品数据~”
林志浩将笔记本打开,里面详细记录着几款摩托车的参数。
另一边,肖进也将自己总结的一部分信息向赵国良进行汇报。
“不错,数据很全面。”
赵国良点了点头,“不过数据是不会说话的,一些具体信息,还是要亲眼看到别人的产品才能得出结论。”
林志浩、肖进对视一眼,都是深以为然。
赵国良摩挲着下巴道:“这样,你们俩准备一下,下周一出差。山城、羊城啊,都走一走、看一看。”
山城是建设摩托的大本营,羊城则是五羊摩托所在地。
赵国良让两个手下去两地出差,自然是希望他们能拿到第一手的资料。
搞出一款摩托车,对赵国良来说其实不难。
所以在摩托车项目立项之后,他并不着急去搞设计,而是尽可能地将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摸得更详细一些。
这样一来,未来车型设计的时候,就能更从容。
没把握的仗,赵国良一向是不打的。
一听两个刚进厂的小年轻都有机会出差了,赵刚就是一阵眼热。
向阳机械厂这一年多以来效益非常好,出差补助也给得很足。
即便技术科的工资超过同侪不少,大家也依然盼着能多出去几趟。
瞥见赵刚眼热的模样,赵国良就暗暗好笑。
其实他对赵刚早有安排,并不会让他闲着。
“明广你手头暂时没有其他事吧?”
赵国良故意不理赵刚,转头看向杨明广。
“是的,赵部长。重骑集团的木兰C的模具都开得差不多,已经到了T3试制阶段。没什么大问题的话,已经可以量产……”
赵国良因为兼了市场规划发展部的部长,杨明广等人早就改口叫赵部长了。
“唔,那这轮样品出来之后,你亲自去重骑集团送一趟。正好,和他们技术上沟通一下,把模具费给结清了。”
“好的,赵部长,等这轮样品出来我就过去。”
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:(www.dushuwan.com)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