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廷,必须得派兵,征缴高丽。
这是三位阁老共同的意见。
高丽,可也内乱,可以打仗,但是,敢打砸象征着无数读书人的孔庙,那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。
宁远见状,只是淡淡一笑。
他总不能说自己知道高丽那边不会有问题吧?
“既如此,那便出兵!”
弘治皇帝果决道:“只是,朝廷这边,理应派多少兵马呢?”
这又是一个问题。
传言之中,那李隆坐拥十万大军,若朝廷这边派出的兵马少了,即有可能打不过那燕山君李隆。
而若派兵太多,便会靡费无数的银两。
最终,弘治皇帝与三位阁老商议,定了下来,出兵两万,驰援高丽。
跟着便是命谁为主帅。
而今大明,一片向和,日后,可能极少打仗了,于是,此重任便落在了宁合雍的头上。
大事商议完毕,弘治皇帝看向宁远:“那王守仁、徐经二人,仍旧没有消息吗?”
额!
宁远顿了顿说,一时间,竟是无话可说。
因为对于王守仁、徐经二人的消息,他是半点皆无。
弘治皇帝板起脸:“王守仁、徐经二人,擅离职守,着锦衣卫,缉拿此二人,押入诏狱,另行问罪!”
宁远没有作声。
这位皇帝陛下明知王守仁、徐经二人出海寻找海盗窝点了,却仍旧问罪,便意味着直接放弃了王守仁、徐经二人。
不指望此二人能找到海盗窝点。
宁远不由得焦急起来。
他倒是不担心王守仁、徐经二人被问罪,担心的是,二人的生命安全啊!
晚些时候,宁远回到宁府,只见老爹宁合雍已然准备好丰收的菜肴,便走了过去。
“呀哈,吾儿回来了!快,快来坐!”宁合雍很是开心。
宁远却是提不起兴致,淡淡的扫了一眼:“什么时候出征?”
宁合雍猛灌一杯:“明日巳时!”
宁远侧目。
明天就出征?
这未免也太着急了吧?
点兵、训兵,这里面的事宜太多了,贸然出击,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于是他严肃道:“老爹,我建议你三日后出兵。”
宁合雍断然拒绝:“不行,不行!事不宜迟,越快越好。”
宁远便有些无语。
对于老爹的心情,他是理解的。
宁府这边,即将增添两个新丁,有这么个立功的机会摆在眼前,自是兴奋不已,恨不得立刻出兵。
可考虑到高丽那边的形势,宁远仍旧摇头:“听我的,老宁,你再这般兴奋,休怪我去陛下那边说你坏话!”
宁合雍虎躯一震:“好小子,反了你了,你再说一句试试?”
宁远干脆道:“换人,这主帅必须换,宁合雍立功心切,尚未训兵,便贸然出兵,定会损兵折将!”
“你……”
宁合雍气的干瞪眼,最后只得作罢:“好好好,听你的,老爹我怂了!”
他也是无奈。
因为他很清楚,自家儿子,是为自己安全着想。
贸然出兵,以两万大军去打人家的十万人,确实容易出问题。
接下来的两日,宁合雍开始训兵。
朝廷这边简单催促了一番,后来也置之不理了。
因为宁合雍的做法,并没有问题。
带兵人数少,对战数倍的敌人,多训兵几日,自知理所当然。
很快,来到了第三日。
宁合雍这边带领大军出征了。
弘治皇帝率领文武百官,亲自送行,静候佳音。
而就在送行之后,弘治皇帝不忘当着百官的面,督促锦衣卫指挥使牟斌。
“牟爱卿,王守仁、徐经二人,要尽快的缉拿归案啊!”弘治皇帝说道。
牟斌自是立刻应下,行动起来。
一侧的宁远听闻,也是无可奈何。
这个时候,他倒是有些期望锦衣卫这边能抓到王守仁、徐经二人。
被抓回来,也总比死在那苍茫大海之上好的多啊!
然而,就在当天晚上,一封自宁波知府的奏疏,来到了京城。
尚未下值的三位阁老与弘治皇帝见了,皆是震撼不已。
“诛杀海盗,八千五百余人……”
“这……怎么可能!”
“那海盗的总人数,也就是万余而已,他们二人一行,区区两月有余,便将诸多海盗,一网打尽了?”
三位阁老纷纷开口,震撼的同时,也十分的质疑。
要知道,那海盗在苍茫的大海之上,来无影、去无踪,朝廷这边虽是全力抵抗,可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海盗窝点的。
在这个前提下,无论大明朝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,也无法彻底剿灭海盗。
可是,眼下……
不敢想象!
此事,若是真的,那便意味着,王守仁、徐经二人定是找到了海盗的窝点,继而进行清剿。
只是,此二人……当真可以找到那海盗的窝点?
“如若朕没记错的话,先前的殿试之中,那徐经的答卷便是寻找海盗窝点,进行剿灭……”弘治皇帝喃喃着,暗暗惊叹。
三位阁老默然。
确实如此。
先前,此番科举殿试的题目便是如何对抗海盗。
而徐经的答卷则相当直接,出海,寻找海盗窝点,剿灭便是。
简单直接,乃至于有些异想天开!
可是,此一刻再回头看,那徐经……可能对了!
“徐经此人,乃……奇才也!”谢迁赞叹不已。
刘健与李东阳皆是表示认同。
困扰大明百年的海盗问题,竟……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了,这不是奇才是什么?
弘治皇帝顿了顿,冲着一侧的萧敬道:“快,传王守仁、徐经二人,即刻入宫觐见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