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商银行,在北边开设分行!
此消息一出,诸多百姓哗然!
先前,大家伙最担心的是什么?
是凭票无法在北方使用,因为北边的朵颜三卫、女直各部以及其他部落未必认同这个东西,那么也就意味着不一定能正常交易物品。
可开设了银行之后,性质就不一样了。
一旦凭票能在北方正常流通,大家伙交易的效率将提升无数倍!
携带大批量的现银,怎么与简单方便的凭票对比?
完全不可同日而语!
“相信大家伙也都看到了,有人在恶意取现,其目的是什么,不必多说。”
“在这里,我也不能向大家伙保证什么,但有一点大家伙可以相信且完全相信,通商银行所发出的凭票,皆可自由兑换现银。”
“也就是说,大家伙手里的凭票的价值,等价现银!”
“如有怀疑者,可随意兑换现银,大明各处的银行不得拒绝!”
宁远高声开口。
有些人担心大批量取现会带来极大的麻烦,他却是浑不在意。
不就是取现吗,取!随便取!
但有一点,想要存存取取,以此危害银行的现银流转,那就得稍加限制了,比如……黑名单!
限制异地取款,如黑名单者日后想要从事各种经商活动,用现银去吧!
“在北边开设银行吗?希望宁大人您开得起来!”人群前方,陈玉胜微微侧目。
要知道,北方一直是朝廷管理的薄弱处,说不好听些,北方就是那法外之地。
在这等地方开设银行,能流通起来才怪了!
很快,一辆辆马车拉着数百万两现银离开,银行这边也逐渐安静下来。
一股暴风雨,已在酝酿之中。
“会不会有危险?”
有人询问,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。
这是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。
大量的取现,给银行的现银流动带来极大的麻烦,那么,大家伙存进去的银子会不会出现问题?
要知道,一旦银行出事,大家伙手里的凭票极可能变为一张废纸啊!
“先等等看吧。”
“将银子兑换出来,日后携带着做生意也是个麻烦事!”
一些人言语着,保持观望态度。
实在是因为兹事体大!
银行这边撑过去,那么大家伙日后便可以正常使用凭票,撑不过去,如此硕大体量的银行便极可能倒闭。
一股暗流,弥漫四方。
养心殿中,弘治皇帝也是忧心不已。
事情的发展,已是有些不可控了啊!
若再多出来大量取现者,银行便可能面临崩盘的危险。
但偏偏,这事朝廷这边又不大好插手,只能眼睁睁看着。
“希望一切无事吧!”
弘治皇帝叹息,低下头去,着手处理奏疏,看了看,又是一阵头疼。
这诸多奏疏几乎都在说“流民”一事,百官中,许多人都认为王希霸、刘员外等人率领众多“流民”,是极其危险的,朝廷应该予以制止,若不然,此等风气蔓延,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。
一如当下,无声息间,京城已是多了数万外地人员。
于是,问题便变成了是否应该制止这些人。
制止,可就等于将这些百姓定义为流民了啊,间接否认了先前的户籍改制一事。
可若不制止,日后便会有越来越多人四处流动,隐患极大。
“又是银行,又是流民啊……”
弘治皇帝一阵头疼。
两件看似没什么关联的事情,背后,却都与驸马有关,再深究,又涉及了科举改制一事。
他不禁揉了揉额头,随口道:“驸马那边,可否有动作?”
旁边的萧敬便将今日之事说道了一番,黑名单与北方设立银行。
以此来遏制银行危机?
他暗暗摇头,压力重重。
没办法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转来翌日,暗流依旧涌动,银行这边办理业务的人倒是不多,可几乎所有眼睛都在盯着银行的动向。
毕竟这事一旦继续酝酿下去,银行极可能崩塌,关乎大家伙手里的凭票是否值钱。
“今日取钱的人似乎不多啊,取现的势头停止了?”
“不好说,但可以肯定的是,许多人都在商议取现一事。”
“一旦任由此事继续下去,银行可就真危险了。”
暗中,一些人盯着银行的动向,随时准备取现。
“大家伙慢慢看吧,老夫准备去北边捡钱了。”
这时,陈玉胜放话,同时押送了数车现银,准备万人的粮食,即将出发。
其余人见了,一阵眼热。
要知道,组织这所谓的商队,涉及了流民的问题,而今朝廷对这些流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,形势不定。
而就在这种情况下,陈玉胜组织了近万人,准备北上,去……捡钱啦!
“不能等了,必须尽快笼络人手。”
“没错,为了以防万一,取现吧,凭票在北边未必能使用!”
很多人着急了。
先前是形势不明,贸然笼络人手很危险,朝廷一纸禁令下来,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。
可现在,有了陈玉胜带头,大家伙也值得冒险。
毕竟,提前去北边一日,就可能意味着无数的银子。
越来越多的人决定取现。
不管是否去北方,银子,放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啊!
可是,就在此间,忽有大量外地人涌入了京城,足有四五万,几乎都是自山西而来。
“是那刘员外!自山西笼络了一批人手!”
“还有山西的行商王六,也带了一大批货物,准备北上了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