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鏊等人神色大变,头皮发麻。
这繁昌侯……疯了吗?
诸多书本以及笔墨纸砚,一整套,免费送?
这……他宁的脑子有病吧?
莫说其他,单单是那四本书加上笔墨纸砚,总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一两银子了啊!
而学费呢?
一两!
还可以分上下学期,两次交钱。
一两的学费,赠送的这一套用具却超过了一两,说白了便是,学生在百善小学上学,还……赚钱?
你这狗东西开设学校不赚钱也就算了,还倒贴钱?
这不傻叉吗?
王鏊心里已是狂骂开来。
前方,诸多百姓反映过来后,也都是一脸的惊骇,彻底被震住了。
要知道,读书人靡费最大的,非是学费,而是这些书本笔墨纸砚等。
这些,可都是极其昂贵的。
莫说贫苦人家,就算寻常百姓人家也不可能拥有全部的四书五经等书籍,因为,这玩意贵。
一本粗陋装订的《大学》,价格就要四五钱,若是精装的,甚至可能达到二三两。
而就是如此,百善小学这边竟是……连送四本书,还有一大堆笔墨纸砚。
这也就意味着,自此后,百善小学的学生……人手一本书。
亘古未有!
上学发放书本啊,还不要额外的钱!
要知道,一般的县学、州学等等,老师讲课,学生便听着,哪里有书本啊?
“繁昌侯,你这……当真是入学后,就发放这一套?”王鏊不敢置信的问。
“是啊,这些东西不好弄,要不然百善小学早就开设起来了。”宁远随口道。
眼前这一套学习用品,看似简单,可若要大批制作,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。
如,书本的编纂。
一切都是新的,各种内容要如何一点点展现给孩子们,且教他们容易接受,都要考虑完万全,面面俱到。
编纂四本书也就罢了,还要印刷。
将数千、数万个活字码起来,也不是什么简单事情,跟着后续还要剪裁,装订。
诸多种种,都要费心费力。
至于成本,相对而言,反倒不重要了。
因为在制作印刷的体系已经成熟,无非就是需要一些纸张、人工而已。
核算下来,这一套用具的成本大概在七八钱之间,如果继续大批量制作的话,价格还会更低。
“你你你……你小子,可真疯子。”
王鏊不住的摇头,再抬头看去,已是有一妇人赶到起来。
那妇人有些羞愧道:“那个……繁昌侯大人,您看……我家娃儿还能报名吗?我这就给钱。”
这人正是方才带着孩子退学的妇人。
宁远笑了笑:“方才我说过,冲你儿子那番言语,我愿意多给你们一次机会,可以,报名吧。”
那妇人忙是鞠躬:“太谢谢您了宁大人!”
宁远也未多说,因为,前面又有人带着孩子前来报名。
不多时,报名人数已经过百,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。
旁边,范三思已是看的呆了。
一开始,他担心不已,因为无人报名,尤其是东林小学那边已然招纳了近百人,百善小学这边却空空如也。
如此下去,将会丢尽颜面。
结果,这位师祖一出手便是此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招,片刻之间招生百人以上。
连带着王鏊那一行人都看不下去,灰溜溜的离开了。
“今日报名,明日发放书本,且诸多家长也可前来试听。”
宁远冲着人群说了一嘴,跟着望向范三思:“愣着作甚,你来登记!”
范三思愣了一下,忙是接过了笔。
宁远这事闪到一旁,懒洋洋的坐着,晒太阳。
不多时,一名小太监赶至,冲着宁远见礼道:“都尉,陛下想取一套你赠送的书本笔墨等,可否方便?”
宁远自是不在意的,进入学校的仓库取了一套文具,准备送出去,却是忽的顿住了脚步。
这诸多书本是用红布包裹的,如此送礼……岂不寒酸?
跟着,他想也不想,取了一个新的牛皮包,将一套文具塞了进去,转而出来外面递给那小太监。
学校外面,报名继续,排队的人数已逐渐减少。
又过了一会,附近的百姓几乎都带着孩子报了名。
宁远上前查看了一番,总报名人数,近二百人。
还不错!
这是第一批报名者,随着消息的传出,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报名。
“成,今天就先这样,暂停报名,明日试讲。”
宁远开口,吩咐人将桌子收了,走人。
学生,不能招的太多。
他办这百善小学的目的固然是改制科举,同时也在下一盘大棋,一下子招太多的人,于接下来的计划不利。
这边,宁远离开了,不多时,一群群人自远处赶来,堵在学校大门口,纷纷请求报名。
主事的范三思一阵头疼,苦口婆心规劝众人:“暂停报名了,暂停了,大家伙请回吧。”
“至于什么时候再招生,暂时无法确定,一切还要看师祖的安排。”
“另外,师祖说了,明日开大课,即便诸位的孩子未报名,也可前来试听。”
“好了,就这样,大家伙快些回去吧!”
说到后面,他整个人已是口干舌燥。
诸多百姓见了,也就值得作罢,先后离开。
跟着,没多久,百善小学的事情便在京城疯狂流传起来。
“这……果然是大手笔啊,报名就送超过一两银子的书本用具,那繁昌侯岂不是亏死了?”
“也就是繁昌侯,其他人怕是没有这魄力、财力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