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骑在马背上,他的身边只有三千近卫军,由陈武统领,号称“庐江上甲”,是江东最精锐的部队。
在孙权身后是前军,由宋谦、徐盛、潘璋、贺齐、吕蒙和凌统等人率领,跟在他身后。
江东军前军就有三万余人,中军有五万,后军镇守营寨还有两万,从军营处至合肥城下,一眼望去数不尽的人头攒动,旌旗遮天蔽日,连绵无穷。
孙权志得意满地眺望远处的合肥城池,到了近前,他更是翻身下马,在卫队的保护下,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合肥城下。
身边禁卫统领陈武连忙劝说道:“吴侯尊贵之躯,岂能以身犯险,还请退至前军。”
孙权摆摆手道:“无妨,孤后方大军十万,谅城中也不敢出来交战,孤在此观望一下敌人形势,待后方大军赶至,便攻打城池。”
陈武左右看看,见城外距离城池二里的地方有个小高坡,于是说道:“吴侯可去那处高坡观察敌势。”
孙权瞥了眼那处小高坡,二里就是八百米,有些远,再扭过头,看到距离城外不足半里,也就是二百米的地方也有一处小高坡,不仅离得近,地势也更高,于是说道:“去那里。”
“这.....”
陈武一时犯难,但孙权的命令也不能不听,只好带着江东军前哨往那边去。
他们此时的位置离合肥城已经不足一里,后方前军跟他们还有一段距离,但孙权自忖城里的人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出来,于是非常猖狂,大摇大摆地来到城下。
合肥城里,张辽带着八百勇士已经在城门口等待,上方薛悌和李典正在观望,李典见孙权已经不足一里,于是说道:“护军,可以出战了吗?”
薛悌看到孙权居然只带着三千护卫靠近城池,而且竟然还在往这里走,目标似乎是城外那处小高坡,便说道:“孙权似是要去那处高地观望我们的形势,这厮真是胆大,等他再靠近一些。”
李典目不转睛地盯着孙权军队,望着那代表孙权的旗帜慢慢向城外的那处小高坡靠拢,顿时惊讶道:“他还真敢来啊。”
“孙权向来都是如此,丞相去岁攻打淮南,孙权就亲自驾舟去东兴提丞相军营外查看,丞相当时疑其有诈,没有出兵,只是令大军射箭,孙权却只是下令船只调头,以至“箭均船平”,从容而去。”
薛悌说道:“丞相还说生子当如孙仲谋,此事你也是知道的。”
李典啧啧称奇道:“孙权之父号称江东猛虎,兄长孙策为江东小霸王,据闻孙权也喜欢射虎擒狼,莫非他武艺高超,这才有如此奇胆?”
“他武艺不知道如何,正好让张将军去试试。”
薛悌见孙权已经靠近那小高坡,距离城池已经不足二百米,于是果断回头道:“下令,打开城门,出城迎战。”
“嘟嘟嘟嘟。”
尖锐的哨声响起。
紧接着嘎吱嘎吱的城门被打开。
远处的孙权正准备登上那小高坡,“庐江上甲”的禁卫军们还在列阵打算把小高坡围起来。
结果他们就看到远处城门忽然开了,纳闷间,一穿甲胄持短戟的汉子,就如野狼般嗷嗷叫着,向着他们的方向冲去。
孙权自己都愣了,站在原地好几秒都没有反应过来,他身边的禁卫军们同样如此,呆呆地看着敌人。
结果短短数秒钟之后,陈武大喊了一声,将士们才如梦初醒,开始进行整队排列。
但此时已经晚了。
首先是临时列队让来不及整队的士兵们无比混乱。
其次是他们靠近城池太近了,虽然在弓箭射程之外,但二百米距离,人家二十来秒钟就跑到了,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正是张辽。
就看到张辽一马当先,嘴里怒吼着:“雁门张文远在此,谁敢与我决一死战!”
说话间他一个猛扑冲进了孙权的卫士阵中,持戟左右挥砍,顷刻间杀死几人,周围孙权卫士被他气势所摄,竟然纷纷败退。
此时他后方八百勇士杀至,形成破甲锥子阵,张辽就如同锥头般狠狠刺入了江东军的阵型里,以至于江东军原本即将要集结起来的阵型再次被打乱,士兵乱作一团。
“杀啊!”
“随张将军死战!”
“都给我死!”
八百勇士们呐喊着口号,奋力拼杀。
张辽更是勇猛难挡,左右挥围,斩杀了数十人,又斩一将,乱战中瞥见不远处孙权帅旗,怒喝道:“将士们,孙权在那里,随吾冲杀过去,生擒孙权小儿!”
不远处孙权当时就慌了,左右看看,慌不择路地往身后的那处小山坡跑去。周围近侍也连忙跟着他跑到了山坡上,用长戟护卫。
“孙权往那处小山上跑了。”
“生擒孙权小儿!”
“杀啊!”
曹军气势恢宏,继续跟着张辽猛冲至小山坡下。
此时由于孙权的护卫用长戟将他拦住,一时间张辽冲杀不过去,便在山下大喊道:“孙权小儿,我X你母的,你给我下来。”
这个时候要是孙策还在,那肯定是单枪匹马下去和张辽决一死战了,奈何在山坡上的是孙权。
孙权脸色铁青,看着山下情况,一言不发,后背满是汗液。
估计心里在想,“爷就不下去!”
周围江东军兵败如山倒,到处都是乱跑的吴军。
“孙权小儿,你就是根茎子,无胆鼠类,有种下来与我决战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