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时营帐之中。
庞统、法正皆在,二人都是东汉末年顶尖谋士,且都擅长军务谋划。
各自坐定,刘琦没有含糊其辞,说道:
“士元、孝直,方才有徐元直消息传来,刘备领兵在定军山与曹军对峙,结果张任等人被刘璋调走,使得后路断绝。
刘备仓皇而逃,却被敌军埋伏擒获,如今徐元直带着张飞、赵云等将,尚有万余士卒,想要协助吾取益州,换吾出兵救刘备。
这件事,二位有何看法?”
听得刘琦之言,庞统、法正皆是神色古怪,这个消息让他们始料未及。
在此前的考虑中。
最好的结果,就是让刘备在汉中拖延曹军。想不到他们还没打到蜀郡,刘备已经沦为阶下囚了,这变化真是令人意外。
而这消息,既是从刘琦口中说出,自然是做不了假,庞统思索后说道:
“主公,卑职以为此事可以答应下来,刘备麾下猛将良多,关羽、张飞皆是当世悍将,实力不容忽视,且有徐元直这等奇才。
若是徐元直愿意助主公取益州,我军在东,徐元直在北,拿下益州轻而易举。
至于徐元直的要求,要主公出兵救刘备,便可以此为借口攻取汉中之地。可刘备既然沦落敌手,想将之救出来谈何容易?
曹操也不可能将刘备留在汉中。
在救出刘备之前,主公可尽得刘备手下悍将良才。而卑职以为,等主公救出刘备的那一天,必定已经横扫曹操,平定天下为时不远。
区区刘备,又岂能逆改大局?”
庞统分析得很细致,刘琦听了眼前一亮。现在答应徐庶救刘备,但能不能救出刘备,也不是他说了算啊,还得看曹操。
曹操对刘备多有顾忌,绝不会等闲视之。
若曹操将刘备安置在腹地,等刘琦打到那里的时候,就算把刘备放出来又如何,想必刘备也只能老老实实当小弟了。
若是曹操,刘备还有理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。可刘琦同为汉室宗亲,就算有朝一日他登基称帝,刘备也无话可说。
庞统算计得明明白白。
但这并非阴谋,而是阳谋。
或许徐庶也已经看破,但现在刘备不在,若是他放任不理的话,恐怕这一股势力就要四分五裂了,这是他不愿看见的。
而今给关羽、张飞等人树立一个目标。
总归不是什么坏事。
一旁的法正,认真说道:
“卑职亦是如此觉得。”
他的想法和庞统差不多,并非敷衍刘琦。
刘琦缓缓点头道:
“二位说的没错,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便宜,吾自然不会错过。就算关羽、张飞等人,并非完全效忠于吾,但能得他们相助,荆州便可实力大增。”
见刘琦应允,庞统、法正松了口气。
他们还担心刘琦有所顾虑。
庞统当即拱手道:
“主公英明。”
紧接着,刘琦进入正题,说道:
“现在刘璋已经调动兵马,在广汉设置防线,接下来当有一场苦战了。”
法正则是正色道:
“主公派遣文仲业,率领襄阳水军沿江而上,便是直奔雒县而去,刘季玉必定设防于此,只等主公大军杀至,便可水陆夹击。
蜀中虽然也有良将,但刘季玉没有用人之能,除了那张任对刘季玉忠心耿耿,其他诸将主公皆可收为己用。”
刘琦若有所思,沉声说道:
“好,那就让徐庶领兵在北边威慑雒县,我军先取广汉再向西去。等到拿下雒县,我军便可一鼓作气,横扫蜀地了。”
……
徐庶一行驻扎之地。
当派去的使者归来,带回刘琦的书信。
看到书信内容,徐庶松了口气,刘琦答应了他的要求。等取了益州,便会出兵北上,帮他们救出刘备,这是个好消息。
虽然徐庶也知道,此事希望渺茫。
曹操又不傻,汉中乃是前沿阵地,如果将刘备留在这里,万一出什么事,可能真就跑了,必定是转移到腹地城池。
但有希望和没希望,差别真的很大。
念头一转。
徐庶直接将诸将找了过来。
众人士气都有些低落。
毕竟老大都丢了,他们没有各自溃散已经很难得了,这说明刘备很得人心。
徐庶郑重其事的说道:
“诸位,方才刘琦已经给出回复,只要我等助他取益州,他便会助我等救回主公,现在我等势单力薄,根本无法攻破阳平关。
但是有了刘琦的荆州军相助,情况便不一样了,诸位不必灰心丧气。
如今新野,已经是主公半生心血所在,他也不愿就此毁于一旦。我等并非完全投靠刘琦,只是暂时为刘琦效力。
等救出主公,我等便可重整旗鼓。”
在徐庶的劝解下,众将也都恢复过来,他们勉强打起精神,张飞沉声道:
“好,取益州便取益州,若是得了益州之后,刘琦敢背信弃义,俺必定取了他的狗头。”
徐庶看了他一眼,倒也没有说什么。
虽然徐庶很清楚,张飞、赵云他们,都是绝世猛将,但刘琦早已今非昔比,他手下悍将也不在少数,张飞想杀他哪有这么容易?
赵云亦是拱手道:
“既然主公不在,便请军师先行吩咐吧!”
徐庶没有废话,直入主题道:
“这次刘琦取益州,出动了两路兵马,分别是襄阳水军,以及荆州最精锐的步卒,现在水军沿江而上,直奔雒县而去。
我军虽然损失惨重,但还有万余人,可先南下取梓潼,而后涪县,只要我军杀到绵竹,便可威慑雒县,也就达到了目的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