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着主军的面杖责督将级别的将官,这是非常丢人的事。以后面对主军其他将官,沈、刘二人也要抬不起头了。
可二人咬紧牙关,当着数千名将士的面公开露出屁股受杖,对上官却不敢有任何抱怨。
有了陶旭做榜样,司马勋也不能不有所表示。他骂骂咧咧的把带头闹事的都伯都抓了起来,也当着客军的面公开鞭笞。
两边都做完样子,受了委屈的双方士兵才忿忿离去。
桓宣全程站在一旁旁观。
“司马勋啊司马勋!”桓宣一边摇头一边叹气,背着手也往码头上去安抚陶旭了。
有了这场风波,原本驻扎在樊城的平北军前校司马勋部和龙骧军形成了微妙的关系。
尽管双方驻扎的营地近在迟尺,但双方士兵外出打水砍柴相遇,却都冷若冰霜,全当对方是空气看不见。事后桓宣虽然多次想调和二人之间的关系,但两人摆出的都是一副面和心不和,桓宣心里只是叫苦不迭。
幸好庾翼那里也出了事。他上表请求移镇襄阳的奏疏遭到了朝野上下的极力反对。
如果只是一般的朝臣,庾冰还能设法弹压,可这次领衔反对的,却是豫州刺史桓温和徐州刺史蔡谟,两人都手握重兵,他们的话庾冰没法忽视。
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反对浪潮,无非还是各门阀看穿了这是庾氏兄弟一家的北伐,倘若建功,其他门阀根本分不到羹。
无奈之下,经过一番斡旋,庾冰代拟的旨意只是让庾翼移镇江夏,作为桓宣的声援。可这样一来,桓宣就只能靠自己了。
***
“子初请坐!”
接到庾翼的军令,桓宣再次把陶旭从河北的营里请回了襄阳,不过这次他的语气客气了不少。
桓宣把军令递给陶旭,让他一边看,一边自己解释道:“这次作战,小庾公最终还是决定以人口为上。天子新登大宝,戴开率部来降,乃是大吉之兆。倘若能招纳六千多户人口,二卿说不得都是大功一件啊。”
说是说大功,可办起来并不容易。
经过这些天的介绍,陶旭算是摸清了周边的大概敌我态势。
位于襄阳正北面的是南阳郡宛城,那里驻扎着以南阳太守李罴为首的万余赵军。这是周边赵军的主力。
沿着襄阳城西北方的沔水往北,则是沔水的支流丹水。丹水和均水的交汇处,就是南乡郡的治所顺阳,那里另有李罴的兄长李熊率数千赵军驻扎。
而从襄阳往东,则是桐柏山脉,山脉的北麓就是东西走向的淮水。那里的驻军正是本次投降东晋的主角,义阳太守戴开。
按照双方约定好的路线,戴开将在十二月初一日率先让麾下的六千多户百姓坐船溯淮水往西,绕过桐柏山脉北麓,然后才急转往南。只要绕过了桐柏山脉,就会有谢尚的部下接应,而戴开自己则率众尾随掩护。
桓宣的任务,就是牵制南阳和南乡两个方向的赵军从北面夹击南迁的百姓。
“李熊本是一行军小卒,籍籍无名,不足为虑。”说起对面的赵将,桓宣头头是道,“倒是李罴,久随石聪征战。当年他随石聪南征,郭默、祖约均败于其手。后来石聪败亡,石虎怜其晓勇,这才留用至今。不过他朝中无人,因此官也升不上去。”
说起李罴,司马勋也开始认真起来。
陶旭察觉到司马勋的表情变化,便问桓宣:“那明君要末将怎么做呢?”
“卿坐拥五个校部的兵力,这次作战自然要你部挑大梁了!”桓宣严肃的吩咐道,“当然,伟长也会配合作战。但既然卿为主力,那作战计划就由卿来定。”
按照庾翼的军令,这次的作战目标虽然是掩护戴开南下,但如果能攻克一两个县城,乃至一个郡,那自然更好。
“既然是掩护,那就无须血战。”陶旭皱着眉头道。庾翼动动嘴唇就要收复失地,须知道各军将士的命也是命。
“那子初的意思?”桓宣追问道。
“抢占要地,掩护戴开通过即可。”陶旭的回答很简单。
“可这六千多户足有三万人,其中还不乏老弱妇孺。每日行二三十里,怕就是极限了。”桓宣算道,“从义阳步行到沔阴戍,足有五百五十多里。按照这个速度,足足要走二十多天。这还是每天都不休息啊!“
桓宣的潜台词就是结寨牵制赵军太被动了。
司马勋也加入到算术的行列里,他给陶旭算道,“桐柏山脉西北麓根本无险可守。唯一可用的就是平氏县城,县城西南还有一城,名为湖阳城。可此二城距离襄阳也有二百三十多里,我军若是推进到平氏一带驻守二十多天,辎重线拉的如此之长,会不会遭到李熊的袭击?可要是分兵防御,李罴的主力是否抵挡得住?”
桓宣和司马勋说的都是事实。
陶旭的龙骧军虽然器械犀利,但补给消耗量比其他晋军也要大许多。被动防御尚可,可要主动出击,那消耗和补给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。
“李熊部究竟有多少兵?”陶旭沉思片刻,把手点向地图西北角的顺阳。
司马勋和桓宣对视一眼,沉声道:“自从前岁石鉴退还后,他就一直不停的骚扰。虽然没有决战过,但哨探报说总有二三千人左右。”
陶旭点点头,他点着地图东、西、北三个方向道:“既然被动防御不行,那就索性主动出击。”
桓宣和司马勋都是一愣。
“倘若我军直奔平氏而去,李罴兄弟必知我军动向。三万多人沿山麓而行,绵延至少十余里,我军不过万人,岂能万全于羯人骑兵?”陶旭指着长长的山麓道,“不如我军主动出击,攻其必救,使羯人只得固守本地。这样一来,就算无法攻城克地,也可使这三万多人从容南撤。只要人一到沔阴,那就没有我等的责任了!”
“攻?怎么攻?”桓宣追问道。
“明君部下包括司马校尉在内,足有五个校部,在下也有六个校部。这十一个校部除留守一个外,其余全部用于进攻!”陶旭肯定的答道。
陶旭的大胆想法让桓宣背脊上出了一身冷汗。十个校部就是两万人,以区区两万人进攻,万一被羯人理解为全面北伐的第一战,这两万人将要面对的可就不是边境的李罴兄弟了。
“是啊,太冒险了!太冒险了!”司马勋也连连摇头。
喜欢窃晋请大家收藏:(www.dushuwan.com)窃晋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